1.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高发时间:3-7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各学段均易感。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高发时间:4-6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环境(含公共场室、校车等)及物品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聚集性疫情要及早发现和报告,并按要求规范实施停课、物品消毒等防控措施。
3.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预计早期本地病例发生时间:5-6月
易感染学段:各学段均易感。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校内(园内)防蚊灭蚊和清理伊蚊孳生地工作;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病例应及时报告、及早隔离,协助做好相关疫情处置工作。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并在病程中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但水痘-带状疱疹病可潜伏于人体感觉神经节,免疫功能低下者再激活易引发带状疱疹。
高发时间:4-9月、11月-次年1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小学和托幼机构。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高发时间:5-6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小学。
学校防控要点:做好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督促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症状,常伴有耳后、枕骨下淋巴结肿大。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
高发时间:4-6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中学和九年制学校。
学校防控要点:做好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督促含风疹成分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7.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感染麻疹之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口腔粘膜斑等症状,发热三四天后会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从耳后、头面部,向全身扩赛。持续5-6天后逐渐消退,皮肤上会有脱屑,也会有色素沉着。7-10天后痊愈。免疫程序为8月龄,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8-24月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高发时间:4-7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未完成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儿童。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新生入学接种查验证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广州理工学院 后勤处 地址:综合楼427室
联系电话:020-87478430 处长办公室:87478274 医务室电话:8742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