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浅谈中国高校节能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来源: 后勤处 字体大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张,高校能耗大幅度增加,全国高校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0.8%,约占全国生活消费总能耗的8.4%(高沛峻,2005)。当前国内很多高校能源管理仍然沿袭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体制僵化、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粗放现象较为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集智慧、技术及资源为一体的高校应当率先实践,为全国的节能工作提供先行经验,为此2006年教育部已发出了《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2010年5月26日,上海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力争进一步下降的目标,对教育系统提出生均能耗下降2%(沪府发[2010]20号)。

    2010年,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教委对年消耗5000吨标煤的各大高校进行能源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工作。2011年派驻专家组对复旦大学等17所高校进行能源审计工作。通过对重点用能高校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节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有计划地推进学校节能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校节能监管体系。

    大学里公共区域的电、水对于师生员工来说是无偿使用的公共资源,因此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长明灯、长流水、高耗电实验设备空转,这类现象在高校十分常见。很多高校能源计量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往往只有一级水电计量,二级计量很少,有些甚至根本得不到统计。

    高校要做好节能工作,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学校的能源管理工作,要完善制度,通过利益驱动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推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这是节能工作能否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成立能源办公室,明确职责与权力,开展工作前必须明确能源办公室的职责与权力,不能简单的成立一个组织,而不赋予相应的权利。能源办公室将要行使的是作为甲方的管理职权,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不然后面很多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明确赋予能源的办公室甲方权利后,由能源办公室负责人将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定期向校领导汇报。加强能源管理,开展节能活动,学校领导、机关各行政部门必须在能源利用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如空调的使用,夏季空调严格控制在26~C,为全体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节能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节能意识才能深入民心。

    其次,要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和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要完善配置学校二级部门的能源计量器具,摸清各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安装建筑分项计量装置的目的是通过覆盖全校园的电、水、煤气的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对各楼宇和实验的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了解详细的能源消耗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优化的节能政策和策略,将能源消耗水平降低到最低程度,建设节能、清洁的校园。每月公布学校及各个学院、部门的总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及人均能耗,让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能源利用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这方面,能源办的主要工作是:各单位能源用量和节能指标的统计与分析;电、水、煤气的用量定额和节能指标制定和决策支持;各单位节能激励策略的分析与优化;高能耗设备的耗能性能指标的统计与分析等。

    高校能源消耗中电的比例大约在3/4左右,因此节电是高校节能中的重中之重。对于科研型实验室等可列入用电收费范围,实验室的纵向课题用电费用由学校承担,横向课题进行定额管理,超出部分由学院或者实验室承担。对计划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公共服务等用水用电,实行“核定指标、节约留用、超支自付”的管理原则。各个学院根据其专业特点以及往年的用电情况核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对其用电量进行评价,采用“多用惩罚、节省奖励”的方法,同时将其用电量与其行政指标挂钩,作为评价学院工作的分指标。

    比如,上海大学每天的电费就在l0万元以上,一旦实现实时监控,据学校专业人员估算,预计可以节省30%的费用。每年节约的电费就可达到1000万元,按100所211工程的大学计算,电费每年就可以节约l0亿元左右。

    另外还可在高校中实行合同能源管理(EPC),即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EMCo)与高校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高校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高校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利润,滚动发展。通过这种模式,由EMCo来实施一些节能项目如水循环利用、蒸汽管道和锅炉房改造项目,克服高校本身节能技术缺乏,经验不足等障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同济大学所有灯管改造使用节能灯,仅7个月就收回所有投资。各大高校可以借鉴同济大学的改造经验,将学校所有灯管全部改造为节能灯具,同厂家签订合同,保证一年半内出现故障免费更换。

    同济大学在能源管理中心成立后短短三年内理清了学校的能源利用体系,然后针对学校能源利用薄弱环节,2005年开始大规模改造工作,IC卡智控系统、中水回收措施、太阳能热水器、淘汰高耗能设施(取消原来的蒸汽管网)等改造措施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学校浴池进行节能改造,采用Ic卡智能系统,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省200万元。

    最后,要提高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召开全校创建节能型校园工作会议,组织动员,部署落实措施。各单位将创建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各工作小组落实创建工作的具体内容,核实本单位用水计划,采取节水措施并将创建成果纳入部门考核指标,建立节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节水目标,形成并发挥三级节能网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教职员工中广泛进行节能意识和行为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具体工作部署的动员,努力改变部分师生传统的用水用电观,增强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师生们把节能行为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校学生会可以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书中提出“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水电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与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共同组织节能宣传活动,利用校报宣传节能,开通网站听取师生员工对节能工作的建议,开办节能科普讲座、开展节能知识竞赛,批评浪费现象、表彰节能典型。开展节能志愿者活动、聘请节能义务监督员开展活动,监督和举报浪费现象和行为,检查各建筑、各单位是否有跑冒滴漏浪费用水电等能源的现象。每一处公共用水区域张贴节水标语,培养师生员工节水意识,提倡“随手关水”,“随手关灯”,形成“节约光荣”的风气。学工处将节能写入学生守则,作为学生行为准则,进入德育考评体系。培养每一位同学生活中的节能意识,把节能当作一种美德、一种个人素质、一种社会责任感,贯穿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通过这样的宣传教育,促进了学生素质和学校节能的同步提高。

    节能工作并非是学校某一个部门,或学校某一部分人员的事情,节能工作与全校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都有紧密关系,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全体师生的广泛参与,节能意识要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所以节能工作需要全校师生都来参与。只有当节能意识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心中,才能使节能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江苏高校节能网 作者:王维兵)